茶館劇場初體驗
- 林君山
- Mar 16, 2021
- 3 min read
當知道戲曲中心的茶館劇場可以體驗一邊看戲一邊喝茶就躍躍欲試,但票價實在太昂貴。最近茶館劇場的廣告鋪天蓋地,電視、地鐵都看見羅家英的側面。電視廣告介紹粵劇姿勢例如蘭花指,挺有趣。現在疫情期間,票價85折,加上學生優惠,衝動之下購票入場,可惜暫停茶點,未能一邊看戲一邊喝茶。無茶點但送了一杯茶飲和一個file。
茶館劇場節目表演類別包括南音演唱、中樂器介紹、折子戲等,時長一個半小時,有中場休息。目標觀眾群為不認識戲曲的年輕人和外國人。所有表演者都是年輕人,才知道是新星劇團。作為香港年輕人,絕對十分支持年輕人的本地粵劇發展。
當天觀眾包括老中青少年人、外國人,當然中老年人居多。前面一位女士看見一位年輕演員出場,一副追星的樣子,很可愛。看戲最有趣的是觀眾不停鼓掌,還要非常用力,表示演員功架好。如果能大叫一聲好更好。通常別人鼓掌,你跟著就可以。當天看戲,有些地方想鼓掌,但是沒有人鼓掌。看見旁邊的男生鼓掌,就知道他懂,也跟著他鼓掌。😂記得第一次現場看粵劇(其實只係睇過2次),所以觀眾(全部老人家)都拍手叫好,十分熱鬧。也因為這樣,我喜歡看戲的熱鬧。當時坐在旁邊的中學生交頭接耳的聲音可能太大,被工作人員提醒保持安靜。其實傳統看戲可以飲茶、食瓜子、傾偈,但是在大會堂這種莊重的場所就必須遵守規矩。不過看一場粵劇時間實在太長,坐到patpat痛,這個茶館劇場90分鐘還好。
當天坐在左邊的是一對外國夫婦,他們有時侯笑。我不知道是翻譯字幕好笑,還是我看不懂。很多人以為外國人不懂戲曲,其實不然。讀書時教中國戲曲的老師是美國人,他說一口流利普通話,去油麻地看戲,研究昆曲工尺譜。曾經有位喜愛戲曲的老師說現在香港人常說保育本土文化,而粵劇正是香港其中一樣歷史悠久的文化,年輕人應該多多支持。說實話表演藝術的票價很貴,不只是戲曲中心。幸好,學生通常有半價,真想一直當學生。我十分鼓勵把握學生優惠多看表演,包括獨立劇團、大型劇團、香港藝術節等,學生半價很划算。話說中大有科戲曲陳澤蕾教,好正。除了老師厲害,學生也很厲害,很多都是戲迷。
很多人覺得粵劇很無聊,這是乎表演內容和方式。曾經上過一節阮兆輝春暉集辦的粵劇速成入門班,教水袖、馬鞭etc,更即席邀請參加者妝身,十分過癮。戲曲中心的茶館劇場若主打不認識粵劇的觀眾,可以增加互動環節,讓觀眾參與其中,享受樂趣。這亦可令觀眾明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說法,學習欣賞功架。90分鐘時間不長也不短,不一定讓觀眾感興趣,但起碼不抗拒粵劇。教導每個動作代表的含義,讓他們下次看戲的時候懂得看戲,而不是乾坐著。通常覺得悶是因為看不懂。正如很多人說藝術我識條鐵。兩個人看同一幅畫,一個話ok啦,一個人話好犀利,畫家畫得好靚。不懂的人只看到平面,懂得人會從不同角度、技巧分析畫作,知道畫家的功力。
話又說回頭,戲曲中心這個名字真的很糟糕。Xiqu不是英文,不知道外國遊客是不是真的懂, Centre叫法又老土。再望下M+,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意思,但很新穎。前兩天傳媒發布內部照片,其中一個comment話似火化場,又真係幾似。講返戲曲中心建築設計真係一額汗,門口對正十字路口,風水要穩人睇睇。果日去到中庭好大風,個門口咁大,比人睇通睇透咁。上網search都見到有人討論,不過李居明無講風水唔好。戲曲中心個精品店係三中商好明顯。
延伸資料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