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空間何價

  • 林君山
  • Feb 5, 2021
  • 2 min read

以前當學生的我,總在山窮水盡時問一個問題:為甚麼每次約朋友一定要花錢?有沒有零消費的活動?除了戶外活動,似乎沒有。今年疫情爆發邊爐群組、酒吧群組,都是和朋友聚餐有關。和朋友約會必定吃飯:運動後吃飯、看電影後吃飯、吃完飯逛街……似乎吃飯才是約會的目的。(即使疫情最嚴重時,餐飲業也沒有停頓,餐廳外依然大排長龍。關於外出吃飯,後另文詳述。)或許你說民以食為天,約吃飯是尋常不過的事情。有沒有想過約行山只是行山,看完電影、展覽,逛完街,就各自回家。那就好似事情只做了一半,還有些事情沒完成,意猶未盡,需要去餐廳或者甜品店。這些是最方便可以找到坐下來,和朋友進行對話的地方。


近年興起party room,曾經想過這麼沒有建設性的發明為甚麼收費那麼昂貴,只是提供一間房、普通酒水、零食和遊戲。後來想到和餐廳一樣,提供空間和朋友聊天,便明白。即使party room收費不便宜,社交還是需要一個空間。其他地區和城市的party room相對不流行,因為可以在家裏和朋友聚會。回到香港社會問題,狹窄的房屋不但沒有私人空間,也沒有空間可以招待朋友。和朋友聚會必定是在家外,而香港作為消費社會,任何一樣東西事情都標上價錢,空間當然也有價錢。


有次朋友想找個不用消費的地方坐下聊天,我聽到當下就矇了,厚面皮些快餐店算可以。除此之外,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地方不用付費可以一直坐著。受疫情影響,公共圖書館關閉,想找個清靜地方工作。想起是否可以去看看近年流行的溫習室,算了算價錢,作罷。

Recent Posts

See All
小孩事不小

很久沒有看突破書誌,忘記了以往主題和內容。但覺得這次兒童議題有點沉重。雖說以小孩角度,但成人撰文,沒有一絲孩子氣。可能對於個人而言,十分在意兒童成長。移居小孩那篇觸動了筆者。 討論了很多,說到尾,重要的是兩個詞語:尊重和溝通,和不同年齡背景的人相處是同樣法則。尊重別人的想法...

 
 
 
母語影響學習效能

某天上堂驚覺今個學期的課程用廣東話授課。為什麼用驚覺這個詞語?老師講課說得興起,偶爾飄幾句俚語,夠哂盞鬼。當刻感觸很大,明白廣東話授課如此重要。 自中學畢業後,上堂語言不是英文,便是普通話。即使同學提出用廣東話,老師以學校政策為由,堅持用港普。按照觀察,大部分學生的普通話能...

 
 
 

Comentarios


post

©2020 by 莘記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