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社交平台
- 林君山
- Jan 22, 2021
- 2 min read
早前看到某媒體人文章談到社交平台的本質,當中提到現在社交平台的癥結所在。社交平台的原意是促進社交,和朋友互動才是重點。可是現在社交平台充斥著各門各類資訊,失去了和朋友交流的本質。筆者曾經因為受不了排山倒海的資訊,取消追蹤大量帳號,剩下的是朋友,包括那些叫不上名字的「朋友」也刪除。想不明白只有一面之緣的人交換Instagram是什麼想法,連對方的全名也叫不出,最後只是follower,連following也不是。奇怪的是有些人你認識但是不會聯絡,還有些從不發布任何內容,也不知道該不該取消追蹤。偶爾無聊時會打開追蹤列表,看到陌生的帳號名稱,果斷取消追蹤。當初追蹤雜不甩帳號,為了方便第一時間看到不同資訊,例如時事新聞、藝廊展覽和攝影等,可是卻被這些資訊掩蓋了朋友的消息。近期印象最深刻是深水埗古蹟被揭發當天,整個Instagram版面是沒有追蹤的帳號關於古蹟的貼文廣告。正因如此,社交平台不再是和朋友互動的媒體,已經被其他資訊佔據了。
談到社交媒體,順帶一提即時通訊軟件,事關最近WhatsApp from Facebook引發討論。WhatsApp和Facebook互通資訊不是第一天的事情,卻在公布新條款後觸發WhatsApp用家「移民」。
一直想不明白到底部分人擔憂什麼。
如果擔心洩漏電話號碼,其實用電話號碼登錄任何平台都會紀錄電話號碼,甚至聯絡人。比如用電話號碼登錄Facebook、微信、WhatsApp、Signal等。大陸網站或者軟件均要求電話號碼登錄,而這值得高度警惕,因為電話號碼是實名制,直接與身分證和銀行資料等掛鉤。澳門已經推行電話號碼實名制,現時香港儲值卡使用逐漸減少,電話號碼實名制乃大勢所趨。電話號碼說是雙重認證更安全,筆者不諳科技,只想問電話號碼是機密嗎?以前覺得電話可以勾線竊聽,WhatsApp call安全,也不然,入侵軟件便可竊聽。
如果擔心言論自由,為甚麼懲罰對象不是Twitter而是Facebook,或者兩者。Facebook和Google多年來未能和中國政府達成協議,無法全面進軍大中華市場。如果真的成功,恐怕真的可以統治世界了。
如果擔心隱私,那是多慮。網絡世界從不安全,沒有隱私可言。Facebook認識你的家庭成員、知道你讀過的學校和了解你錯綜複雜的感情。從Facebook「移民」到MeWe,就解決了隱私憂患嗎?坦白說,MeWe現時被高舉的好處是不收集個人資料,和Facebook打擂台。如其他人所言,商業世界沒有應許之地,當有利可圖的時候該出手還出手。
MeWe強調自己和Facebook 不一樣。筆者不喜歡這種二元對立的說法,好像反對Facebook便要選擇MeWe,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,例如人們不用WhatsApp,回歸ICQ、MSN等。當初人們從這些所謂上世紀的產物,心甘情願投入Facebook的懷抱是帶著甚麼心情和想法。直接的說,Facebook有甚麼吸引人的優勝之處,讓50後至90後都使用Facebook。而MeWe又有甚麼優勝之處可以顛覆前人,帶領潮流,吸引網絡用家自願「移民」。筆者作為Facebook、Instagram、MeWe的用家認為人們都在靜觀其變,確實MeWe沒有甚麼賣點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websitehostingrating.com/zh-TW/facebook-statistics/
Comments